青春献二汽银龄再发热

——老科技工作者周武全讲述建厂初期的故事

 

(朱小长)19704月,周武全从上海电机制造学校毕业,穿越1000多公里,来到山城十堰参加二汽建设,被分配到车身厂。当年周武全才22岁,正值青春焕发的年纪,满怀一腔热血,立志投身三线建设,造车报国。没想到就此留下来了,一辈子就在这儿扎根了。

他所在的二汽车身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40厂和当时的很多专业厂一样,车身厂早在196512月开始筹备建设,直到196610月才选址成功,19674月正式建设,开始建厂初期的“三通一平”(即通水、通电、通路、平地)工作;从1969年起,源源不断的职工从全国各地积极参加二汽各专业厂的建设,合力建房、建厂、修路、架电线,开展轰轰烈烈的基础建设。

1969524日,杨树忠、黄守仁等六人高举毛主席像,一根扁担挑着两盖马灯,正式进入镜谭沟安营扎寨。马灯建厂精神起源于车身厂,杨树忠厂长是红卫地区的“王铁人”,镜谭大队党支部书记李道宗,大队长曾建国带领三十多名社员,走出三里地,热情迎接车身厂领导和工人。镜潭沟是山区农村,除了农田、民房、农民外一无所有,要在这里建厂,白手起家,任务十分艰巨。

1970年元旦刚过,二汽总指挥部就向车身厂下达了生产百辆政治车的任务,并且送来了顶盖、地板、前后围、翼子板等零件的图纸。这是一场硬仗,为了按时出车,二汽决定先盖临战车间,动员了所有员工一起盖厂房、敲零件。到了35日,终于成功装配出第一辆政治车驾驶室,二十多个人把这辆政治车抬到二汽总指挥部报捷。

回顾整个二汽建厂初期,二汽建设者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运输困难,既无车也没有路,外面的设备材料运不进来,饶斌同志带领机关干部,用手推车到邓湾码头拉钢材到厂区的事成为美谈。车身厂也动员职工去张湾供办运材料,周武全参加了几次,与同事手拉肩扛,把五米多长的角钢扛回厂,来回十几里路,现在看来是无法想象的。他在附冲车间当调度时,把生产的零件送到21厂进行热处理,没有汽车怎么办,他们几个人就用小推车翻山越岭,人工运输,硬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1971年“七一”车身厂生产了19台驾驶室,向党的生日献厚礼。

    周武全作为当时车身厂的团委书记,积极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虽说有压力但也有动力,他暗下决心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那时,厂里有3000多人,其中70%以上是青年员工,做好共青团工作十分重要。团委一班人下班也不回去,每天都在琢磨怎么做好团委工作,激发广大团员的热情,让大家更好地投入到二汽和车身厂的建设中。

1973422-25日,共青团第二汽车制造厂首次代表大会在郧阳地区礼堂召开。他和车身厂二十几名先进青年代表一起聆听了二汽党委书记饶斌的重要讲话。饶斌勉励我们要认真学习、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走又红又专的道路,为加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做出贡献。共青团是党的可靠助手,在二汽建设时期,更要积极发挥突击队作用。他深受鼓舞,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带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投入到二汽建设中。

1973105日,二汽团委召开表彰先进青年突击队大会,饶斌书记出席大会并讲了话。他称赞青年突击队在二汽建设中积极发挥先锋作用,要求共青团做好党的助手,出大力、流大汗,为二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1973年以后,各车间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基本建成,大部分职工投入到生产准备和设备安装调试攻关工作,但是基本建设方面仍然遗留不少工作。诸如建设厂区路、整治排洪沟、维修护坡等留下砂石多,车身厂党委决定发动青年突击队完成上述任务。从1973年初到1975年底,他先后组织了7批青年突击队,共计 457名团员参加建设。

 团委在青年突击活动中,加强培养先进青年加入团组织,推荐优秀团员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在建团三年时间发展新团员一百三十五名。有的团员还加入了党,还在厂团委的推荐下成为厂领导。

为了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厂领导向团委下达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11号悬链的安装任务。11号悬链从油漆车间到焊装车间,全长750米,他们召开专题工作会,向团员青年进行动员。在机电科团支部涂德忠书记具体组织下,16个团支部305名团员青年参加了义务劳动。他们吃完晚饭就到车间加班,在单继丰老师傅的指导下,他们放弃休息时间在车间挑灯夜战,经过一个多月的夜以继日的苦战,终于完成了这一安装任务。杨树忠副厂长高兴地说:青年突击队不仅完成土建任务,这次还为设备调试打通生产战作出了贡献。

 

随着二汽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职工饮水成了一大困难。总厂党委决定在黄龙滩展开大会战,把黄龙水库的水引进来。从197410月到19754月,苦战六个多月,黄龙引水工程胜利完工。

当时,饶斌书记亲自率总厂机关职工参加挖沟劳动,总厂团委召集紧急会议,安排落实工程任务。轴瓦厂、化油器厂、发动机厂、铸造一厂、车身厂等十几家单位的团委,组织青年突击队参战,为二汽人早日用上黄龙水贡献了青春力量。

    二汽首任团委书记,后调中央工作,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兆国得知周武全讲述火红青春建二汽的事后,称赞他是个好团干。

1990年总厂调周武全先后到公司经营计划部、公司办、十堰管理部等单位工作。1999年他调到公司办秘书处,除了给领导当秘书,还从事东风公司政企共建办公室、公司对口支援三峡办公室、援建铁路办公室、支援新农村办公室、公司支援西藏办公室等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退休后他又在东风公司老科协十堰管理部联合会任副秘书长,承担建言献策、专家智库建设、筹建东风博物馆等工作。他应邀参加特种商用车公司庆祝七一活动,在会上讲述了二汽车身厂建厂初期和共青团工作。正如他自己所说,干一行专一行,永葆向上动力,多为社会做贡献。